102/08/13
桃園→成都→都江堰水利程
05:15
因為臺灣南方有尤特颱風
清晨就在這樣漂亮雲彩
伴著前往桃園機場
12:14
14:09
14:41
14:52
都江堰全景
都江堰
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
的大型水利工程
位於四川省都江市城西
岷江上游340千米處
都江堰是由戰國時秦國
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
於約西元前256年至前251年
主持始建的
經過歷代整修兩千多年來
都江堰依然發揮巨大的作用
整個都江堰樞紐可分為
堰首如灌溉水網兩大系統
其中堰首包括魚嘴(分水工程)↓
魚嘴→ 分水魚嘴 「魚嘴」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 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 它位於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 外江位在西又稱「金馬河」 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行洪 內江位在東是人工引水總乾渠 主要用於灌溉又稱「灌江」 魚嘴決定了內外江的分流比例 是整個都江堰工程的關鍵
飛沙堰(溢洪排沙工程)
寶瓶口(引水工程)三大主體工程↓
此外還有金剛堤、人字堤及其他附屬建築
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為主
兼有防洪排沙、水運、城市供水等綜合效用
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聞名天下「天府之國」
都江堰以其為
「當今世界年代久遠
惟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微的
宏大水利工程」
與青城山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
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
***青城山***
為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
屬道教名山之一
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
古稱「丈人山」
東距成都市68公里
處於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處
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M
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
峨嵋之秀、夔門之雄齊名
有「青城天下幽」之美譽
14:54
15:07
伏龍觀
15:16
15:25
寶瓶口
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
是在玉壘山延伸向岷江的山崖上
人工鑿開的缺口
距飛沙堰下口120公尺
底寬14.3公尺、頂寬28.9公尺
平均寬度20.4公尺
高18.8以尺、峽口長36公尺
口內即內江流入的進水口寬70公尺
口外出水口寬40-50公尺
形如「瓶頸」寶瓶口也因此得名
寶瓶口同飛沙堰配合具有節制水流大小的功用
是控制內江進水量的關鍵
內江水流經過寶瓶口流入
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農田
在洪水期間內江水位提升高過飛沙堰
洪水就進入外江流走
在加上寶瓶口對水流的約束
達到了防洪的作用
內江水流進寶瓶口後
順應西北高、東南低的地勢
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斷分流
形成自流灌溉渠系
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餘萬畝農田
寶瓶口左岸山崖上刻有幾十條分劃
每劃間距為一市尺名為 「水則」
用以觀測水位漲落是中國最早的水位標尺
足用的「水則」數
隨著都江堰灌溉面積的擴大而增加
寶瓶口右邊的山丘因為與山體相離
故名「離堆」
上有祭祀李冰的伏龍觀又稱老王廟
寶瓶口岩基經過江水兩千多年的急速衝擊
出現了極景的空洞
1965年和1970年曾兩次加固離堆
15:41
16:01
魚嘴
16:28
16:31寶瓶口(引水工程)
16:58
17:09
17:33
17:34